清朝時代,王公貴族或大户門第,每逢家有喜事,輒僱請戲班到府演唱,為了討得吉利,皆以郭子儀上壽之「笏圓」劇,為最後之壓軸。有一天大學士俞樾六十壽宴,席開百桌冠蓋雲集,當壓軸好戲「笏圓」落幕之後,俞樾顧盼自雄,賓主之歡達到高潮,俞樾的太太問道:「袍笏滿場可謂盛也,然之後又當如何?」俞樾不解而無語,太太又說:「聽好啦,『門前不改舊山河,破虜曾經馬伏波,今日獨過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陽殘』。這是唐代趙嘏過汾陽舊宅寫下的詩。再聽下一首,『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時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散,古槐深巷暮蟬愁』。這是唐代張籍題法雄寺的詩,這二首詩,就是說「笏圓」之後,繁華過盡的落寞景像,你還能為眼前的風光,而自鳴得意嗎?

藝文逸聞之二 鐵面成了粉面

北宋御史趙抃,方正亷明聲譽凜然,人稱「鐵面御史」。一日奉旨出使河北,隨身僅携一琴一鶴,示其「聲似琴清,身如鶴白」之意。河北名士設宴款待之時,故意招名妓杏花相陪,趙抃藉著酒意惑其美貌,一時色授魂予。謔道:「髻上杏花眞有幸」,杏花答曰:「枝頭梅子豈無媒」。趙汴又驚其才,益興非分之想,乃囑人邀杏花同宿,然催促再三杏花未至。趙汴心緒不寧終宵苦等,其一幕僚遂曰:「大人素稱鐵面,今豈改為粉面乎?而催促再三杏花不至者,余刻意阻撓也,實為保大人一世之英名也」。趙汴聞言如夢初醒,慚愧之餘乃連夜離去。

藝文逸聞之三 詩病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革命先烈林覺民有一篇燴炙人口的:「與妻訣別書」。卻少有人知道,在明末清初也有一篇性質雷同的「絕命書」。其內容與文筆,足以與「與妻訣別書」先後映輝。誌於後。

「夏完淳致妻絕命書」:

三月結褵,便遭大變,累及淑女,相依外家,未嘗以家門盛衰,微見顏色。雖德曜齊眉,未可相喻,賢淑和孝,千古所難。不幸吾今不得不死,吾死之後,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雙慈,下有一女,則上養下育,託之誰乎!然而勸以生,復何聊賴,蕪田廢地,已萎之蔓草荒煙,同氣連枝,原等於隔膚行路。青年喪偶,才及二九之期,滄海橫流,又丁百六之會,00一人,生意盡矣!鳴呼!言至此肝腸寸斷,執筆心酸對紙淚滴,欲書則一字俱無,欲言則萬般難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亂,平生為他人指畫了了,今日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亂絲積麻。身後之事悉聽裁斷,我不能道一語也,吾累汝,吾誤汝,復何言哉。

註:夏完淳,明末學者。著有「內史集」,「續幸存錄」,「南冠草」,「玉樊堂集」。以不降清於南京遭殛刑,時年十七,其妻錢秦篆逃匿得免,時年十八。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一)竹苞

乾隆時期,和珅與紀曉嵐雖然同朝為官,但卻正邪有別,時時相互嘲弄。一日和珅因庭園落成,强邀紀曉嵐為大門題匾,紀曉嵐大筆一揮,書:「竹苞」二字。和珅大喜,以「竹苞松茂」乃形容園林庭軒之雅語,立命工匠雕字懸上。不久乾隆幸臨,見「竹苞」二字大笑,和珅不解而問,乾隆曰:「竹苞」者,必與「松茂」連結,始能成一佳句,若單獨出現,拆開一看,則「個個是草包」也。

(其二)半魯

宋代蘇東坡與佛印交情素篤,一日佛印邀東坡聚宴,說有「半魯」招待。東坡到了之後,佛印除了端出一道煎魚之外,二人吃了個把小時,仍然看不到有其他的菜肴上桌,東坡知道被耍了,於是亦邀請佛印,明日到他家作客,說也有「半魯」招待。次日佛印來了,東坡引他到院子裡的桌邊就坐,開始與佛印聊天,二人在太陽底下,天南地北聊了近三個小時,佛印終於忍不住問:「你家的半魯呢?怎麼還不上桌」,東坡一手指天答道:「我家的半魯,早已端出來老半天啦」,佛印一聽恍然大悟說:「我請你吃的是上半魯,你竟敢請我吃下半魯」。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咸豐三年,南京士人宋荷新,上呈洪秀全一篇「討滿清檄文」。文中從民族思維著眼,欲替洪氏打起大義澶然之旗幟。可惜洪秀全視如不見存檔不發。面其文名曰:「討滿」,其實亦有「諫洪」。文曰:

    蓋聞唐虞揖讓,固稱上古聖賢。而湯武征誅,亦係中天景運。漢鼎已遷於新莽,劉文叔亦復中興。徽欽並擄於金人,宋康王依然返國。是固乾旋坤轉,乃歷代之恒情,而革故鼎新,亦屢朝之常事。惟我大明太祖,曾開國於南京,迄自季世崇禎,遂亡身於北闕。恨天心之已去,闖賊大鬧於中華,慟帝位之難留,皇子奔逃於異域。嘆吳卿失計,端如拒虎進狼,遭攝政不良,恰是長蛇封豕。雖然,成功者退,以身殉國云何傷,有德者君,以位讓賢復何恨。而乃蠻夷僭竊,華夏腥羶。胡羯稱尊,夜郎自大。屈真才而鬻爵,朝廷之珠玉皆空,縱貪吏以害民,閭閻之脂膏盡竭。錢財重斂,今日免而明日收,苛令紛更,旗人寬而漢人刻。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人民望我匡復甚焉。今幸明王有作,故主猶存。仰觀天象,曆數在躬。俯察輿情,民心易變。援舉義旗,以靖妖孽。所望普天率土,執孺子於咸陽,戮力同心,殪商辛於牧野。凡舉基業,宗子舊邦。其全才全德者,授以萬戶侯,一能一技者,亦授千夫長。躬耕者免稅三載,犯法著宥罪十條。上有恤刑之主,下無固苦之民,不儼然湯武之行,而復堯舜之世也哉。檄文到日,普天遵行。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當年俺老祖宗,四海之內誇無敵            (晉國天下莫強焉)

           這一點,料你老人家亦同意                 (叟之所知也)

           如今是俺當家坐龍椅                       (及寡人之身)

           東邊就先被山東莽夫打得慘兮兮             (東敗於齊)

           大兒子五花大綁遭擊斃                     (長子死焉)

           接著輸給陝西佬一塊地                     (西喪地於秦)

           整整二百里再加五百里                     (七百里)

           還有啊,南邊的楚人,膽敢要我膝跪地       (南辱於楚)

           呀呀!丟臉,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寡人恥之)

           俺今天決定要讓祖宗在九泉笑嘻嘻           (願比死者一晒之)

           請問,有啥好計?有啥好計?               (如之何則可)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几開官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威灰。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白頭宮監逢人說,庚子災年秋七月。六龍一去萬馬來,柏林舊帥稱魁。

     紅巾蟻附端郡王,檀殺德使董福祥。憤兵入城肆淫掠,董逃不獲池魚殃。

     瓦酋入據儀鸞座,鳳城十家九家破。武夫好色勝貪財,桂殿秋清少眠臥。

     聞耳平康有麗人,能操德語工德文。狀元紫誥曾相假,英后殊施並寫真。

     柏林當日人爭看,依稀記得芙蓉面。隔越蓬山十二年,瓊華島畔邀相見。

     隔水疑通雲漢槎,催妝還用天山箭。彩雲此際泥秋衾,雲雨巫山何處尋。

     忽報將軍親折簡,自來花下問青禽。徐娘雖老猶風致,巧換西裝稱人意。

     百環螺髻滿潛花,金匹鮫鮹長拂地。雅娘催下七香車,豹尾銀槍兩行侍。

     鈿車遙遵輦路來,襪羅果踏金蓮至。歷亂宮帷飛野雞,荒唐御座擁狐狸。

     將軍攜手瑤階下,未上迷樓意已迷。罵賊還嗤毛惜惜,入宮自詡李師師。

     言和言戰紛紜久,亂殺平人及雞狗。彩雲一點菩提心,操縱夷獠在纖手。

     胠篋休操赤仄錢,操刀莫逼紅顏首。始信傾城哲婦言,強於辯士儀秦口。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末傅彩雲,天生姿色艷麗無雙,十六歲嫁給吳縣狀元洪文卿,洪死之後,值八國聯軍入侵,她在上海,北平,天津,開設妓院,意在藉此籠絡聯軍將領,並藉著與聯軍統帥瓦德西的交往,救了無數的人命,人皆稱之為「賽金花」。歷來褒頌賽金花的電影,舞台劇,不勝枚舉,著作方面,計有曾孟璞之「孽海花」,劉半農之「賽金花本事」,以及樊增祥之「前彩雲曲」與「後彩雲曲」。其中以樊作之彩雲曲,總字數達一千五百五十一字之多,雖然字句艱深不易甚解,然涉典淵博舉偶詳盡,仍為最燴炙人口之佳作。

「前彩雲曲」:

姑蘇男子多俏俊,姑蘇女子如瓊英。水上桃花如性格,湖中秋藕比聰明。自從西子湖船住,女貞盡化垂楊樹。可憐宰相尚吳棉,何論紅紅兼素素。山塘女伴訪春申,名字偷來五色雲。樓上佳人吹玉管,波頭桃葉倚桃根。約略鴉鬢十三四,未遣金刀破瓜字。歌舞常先菊部頭,釵流早入妝樓記。

北門學士素衣人,蹔踏毬場訪玉真。直為麥華輕故劍,況兼蘇小是鄉親。

海棠聘後寒梅喜,侍中居外明詩禮。兩見瀧岡墓草青,鴛鴦絃上春風起。

畫鷁東乘海上潮,鳳凰城裡並吹簫。安排銀鹿娛遲暮,打疊金貂護早朝。

深宮欲得皇華使,才地容齋最清異。夢入天驕帳殿遊,閼氏含笑聽和議。

博望仙槎萬里通,霓旌難得彩鸞同。詞賦環球知繡虎,釵鈿橫海照驚鴻。

女君維亞喬松壽,夫人城闕花如錦。河上蛟龍盡外孫,虜中鸚鵡稱天后。

使節西持婁奉章,錦車馮嫽亦傾城。冕旒七毳瞻繁露,盤敦雙龍贈寶星。

雙成雅得君王意,出入椒庭整環珮。妃主青禽時往來,初三下九同遊戲。

裝束潛將西俗嬌,語言總愛吳娃媚。侍食偏能饜海鮮,投書亦解繙英字。

鳳紙來鏡殿寒,玻璃取影御床寬。誰知坤媼山河貌,祇與楊枝一例看。

三年海外雙飛俊,還朝未幾相如病。香息常教韓壽聞,花枝每與秦官並。

春光洩漏柳條輕,郎主空嗔梁玉清。祇許丈夫驅便了,不教琴客別宜城。

從此羅帳怨離索,雲藍小袖知誰託。紅閨何日放金雞,玉貌一春鎖銅雀。

雲雨巫山枉見猜,楚襄無意近陽台。擁衾總怨金龍婿,連臂猶歌赤鳳來

玉棺晝下新宮啟,轉塵玉郎長已矣。春風肯墮綠珠樓,香徑還思苧羅水

一點雙星照玉壺,樵青婉孿漁童美。繐帷猶掛鬱金堂,飛去玳梁雙燕子。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曹操的大將「楊宕」,因叔父「楊修」被曹操處死而懷恨在心,時有反曹之意。某日因病求診於神醫「華陀」。華陀開藥二方,囑其按次服用。第一方的藥味是:二鳥,過路黃,香附,連翹,王不留行,法夏,畢拔,朱砂。楊宕見了大驚。

第二方的藥味是:常山,乳香,官桂,木香,益母,附子。楊宕益加驚恐差點昏死過去。原來華陀的

第一藥方的藏頭是:二過相連,王法必誅。

第二藥方的藏頭是:賞汝棺木一付。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嬰晬週歲                 (周睟)

二至三歲                 (孩提)

八歲                 (齠齜)

男十五歲                 (成童)

男女十六歲               (于學)

女十六歲                 (及笄)

女十八歲                 (待字)

男二十歲                 (加冠)

男三十歲                 (而立)

男女四十歲               (不惑)

男女五十歲               (知命)

男女六十歲               (耳順,花甲)

男女七十歲               (古稀)

男女七十歲七十九歲     (耄)

男女八十歲               (杖期)

男女八十歲九十歲       (耋)

男女一百歲               (期頤)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聞界耆宿,也是傳奇報人,葉明勳先生,於1121逝世,享年97歲。他一生無私無我致力報務,提攜後進不留遺力。玆將他四十四年前寫在新生報的一篇文章公諸於後,以見證其高風亮節,令人肅仰之行誼。

「我和台灣新生報四十五年的情誼」:

    在臺灣發行的各報中,以新生報的歷史為最久,而我與新生報的交誼,也是歷史最久的一人。追溯三十四年創之日開始,我即參加董事會,至今瞬已四十年,仍為董事會一份子,四十年的董事歷史,求之當世恐亦不可多見。

新生報的前身,是日據日代,臺灣總督府出資所辦的「臺灣新報」。擁有十八萬份的發行量,而且是一份唯我獨尊的官方日報,物質條件自然比較充裕。

    臺灣光復,規定自屬於當時的,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所接管,也就是後來改組為省政府的新聞處。我是三十四年十月五日,首批偕同政府人員到達臺灣的,當時的身份是中央社特派員,同行的新聞界人士,計有陪都重慶中央日報楊政和,上海大公報費彝民,重慶大公報李純青,掃蕩報謝爽秋,與準備接管廣播電臺的林忠諸氏,以及後來出任新生報首任社長的李萬居先生。

    臺灣受降典禮,既定於十月二十五日舉行,接管臺灣新報的新生報,自然必須同日發行創。以匆匆半個多月的時問,一份完全採用日文的日報,要以嶄新的面目,更新為中文日報,與臺灣同胞相見,這是何等倉猝艱難的事,於是上述的新聞界人士,從社論到撰稿,無不義不容辭的為新生報而出力,當時為顧慮臺灣同胞,閱讀中文報紙尚難普遍的適應,權宜之計,不得不暫時附部份的日文版。

joj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