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登龍世澤風格秀。
射虎名家金石開。
註:<後漢書>云:「李膺,字元龍,頴川襄城人。抗志清妙,有文武儁才」。<世說新語>云:「李元禮,情操耿介,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又李白與韓荊州書曰:「一登龍門,則身價百倍」。
註:<史記>云:「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孝文十四年,匈奴入關,廣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將,匈奴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不敢入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嗟夫,此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謂也」。
(王)
黄槐綠竹宜新植。
紫燕紅鵝說舊家。
註<漫錄齋>云:「知制誥王祐,因諫太祖貶華州,為行軍司馬,將行,植三槐於第中,便坐曰:『吾中子,他日必位三台,貶十二年乃得遷京師』。由此吾人可知,王祐之正直,寧觸上怒,陰怡之植,寓於堂前三槐,人之度量相越何遠,不其然乎」?
註:<宋史王旦傳>云:「旦父祐,為尚書,世多稱其陰德,手植三槐於堂,次子旦為宰相,天下謂之三槐王氏」。
註:<晉書王徽之傳>云:「徽之好竹,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耶』!」
註:<青瑣摭遣>云:「王謝金陵人,世以航海為業,一日海中失船,泛木登岸,見一翁一嫗,引謝至所居,乃烏衣國也,以女妻之,既久謝思歸,復乘雲軒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棲樑上,謝召止臂上,書小紙繫其尾曰:『誤到華胥國裡來,主人終日苦憐才,雲軒飄去無消息,灑淚臨風幾百回』。明春,燕再棲謝肩,携有答詩曰:『昔日相逢真數合,如今睽違是生離,來春縱有相思字,三月天南無雁飛』。」。
(韓)
文價早歸唐吏部。
將壇今拜漢淮陰。
註:<舊唐書>云「韓愈,昌黎人,字退之。刻苦學儒,及長操行堅正,發言真率,德宗時登進士,歴四門博士,轉監察御史」。蘇軾贊曰:「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又曰:「文起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註:<史記>云「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初貧而無行,受漂母飯,遭胯下辱,而後崢嶸畢露暢曉軍務,劉邦初起,拜信為上將軍,奇謀善兵屢破項羽。後為齊王,召漂母賜千金,亦召辱己之年少,且告諸將曰:『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也』。」
(張)
齊家公藝居百忍。
治國子房奮一錐。
註:<新唐書>云「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臨幸其居,問本末,書忍字百餘以對,天子為之流涕」。
註:<史記>云「留侯張良者,字子房,年二十,以百二十斤之錐,擊始皇於博浪沙。嘗遊下圯,老人贈奇書,後從沛公,多奇謀。高帝贊曰:『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臣起自下圯,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高帝於是封良為留侯」。
註:<索隱述贊>云:「留侯倜儻,志懷憤惋,五代相韓,一朝歸漢。進履宜假,運籌神算,橫陽既立,申徒作扞。灞上扶危,固陵靜亂,人稱三傑,辯推八難。赤松願遊,白駒難絆,嗟彼雄略,曾非魁岸」。
(蔡)
琴聲字體中郎業。
荔譜茶牋學士風。
註:<後漢書>云:「蔡邕,陳留圉人,性篤孝,好詞章,天文,術數。工書畫,善鼓琴。建寧間,官拜郎中,奏定六經文字,自書冊立太學門外,後學咸取所正」。
註:<通治續篇>云:「蔡襄,宋仙遊人,性忠鯁,工詩文,通史事,善書法。天聖間舉進士,官知諫院,直史館,出知開封,福州,泉州,杭州,嘗於萬安渡建立石樑,後世有詞曲傳曰:『蔡狀元修建洛陽橋』。著有<茶錄><荔枝譜>,卒謚忠惠」。
(徐)
南州高士。
東海名家。
註:<後漢書>云:「徐穉,豫章人,字孺子,文章淹雅冠絕一時。家貧,恭儉義讓常自耕稼,累舉不就,築屋隱居,時稱南州高士。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授功曹,穉不能卻,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惟為穉特設一榻,去則懸之」。王勃註:<滕王閣序>云:「徐穉下陳蕃之榻」句,即出於此。
註:<宋史>云:「徐鉉,字鼎臣,東海郯人。初拜員外郎,知制誥,又拜中書舍人,後為尚書左丞,工部侍郎,翰林學士,御史大夫,積階至金紫光祿大夫,累封東海郡開國候,時稱東海徐公」。
(孔)
安富尊貴公府第。
文章禮樂聖人家。
註:孔僅,南陽人。漢明帝時為博學官尚書,凡典樞機十餘年,時有所言。
孔融,東漢魯國人。幼時有讓梨佳行,獻帝為北海相,興文辦學融亦在座,帝曰:「座上佳客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也」。
孔穎達,唐衡水人。少聰敏,日誦千言,隋末舉明經,撰<五經正義>及<五經疏>」。
註:<史記孔子世家贊>云:「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也」。
(蘇)
人間化鶴三千歲。
海上牧羊十九年。
註:<神仙傳>云:「蘇仙公,漢桂陽人,名耽,以仁孝聞,將仙去告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邊橘樹,可以代療,井水一升,橘葉一枝,可療一人』言畢昇雲而去。至期果疫,母如言療之皆瘉。久後有白鶴來止城廓,人欲彈之,鶴以爪書曰:『城廓是,人民非,三百甲子一來歸,吾是蘇君,彈我何為?』彈者驚而懾服」。
註:蘇武,漢杜陵人。武帝時以中郎將使匈奴,單于脅降,不屈被幽,置大窖中,齧雪吞旃,徙北海使牧羊,仍杖漢節留胡十九年。昭帝與匈奴和親乃還,拜封典屬國。宣帝立,賜關內侯,圖形麒麟閣。
(陳)
於陵高士。
文範先生。
註:<高士傳>云:「陳仲子,齊人,適楚自稱:『於陵仲子』,窮不苟求,不食不義之食,楚王聞其賢,欲以為相,仲子謀以妻,其妻曰:『亂世多害,恐先生之命不保也』,於是逃去,為人灌園以終其身」。
註:<後漢書>云:「陳實,許人,有志好學,坐立誦讀。桓帝時,除太丘長,實在鄉間平心率物,人有爭訟,得先生一言而解。卒時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蔴者以百數,謚為「文範先生」。
(孟)
道統惟朱繼。
儒宗得孔傳。
註:孟子名軻,鄒人,受業子思門下,與萬章者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後世尊亞聖。
註:<朱熹傳>云:「嘗謂聖賢道統之傳,散在方冊,聖經之旨不明,而道統之傳始晦」。
<晦翁學案>云:「朱熹,徽州人,其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居敬為主,宋代理學,至熹而集其大成。嘉靖中祀稱先儒朱子,著有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孟子集註」。
(范)
為梁賢臣。
在楚亞父。
註:范雲,南朝順陽人,性機警,善屬文,初仕齊為尚書殿中郎,入梁為吏部尚書,封霄城縣侯,竭誠翊輔深見倚重,為梁之賢臣。
註:范增,秦末居勦人,好為奇謀。年七十佐項羽起兵,成霸業,羽尊為亞父,鴻門之宴,增力勸項羽殺沛公,羽不聽,反信漢之離間,轉而疑增,奪其權,增憤而求去,至彭城疽發背死。
(陶)
大賢高五柳。
上德鴻八州。
註:<晉書>云:「陶潛,號淵明,大司馬侃之曾孫也。少懷高志,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宋元嘉中卒,文集並行於世」。
註:<晉書>云:「陶侃,字士行,鄱陽人。吳平,徙廬江,之潯陽,父丹,吳陽武將軍,早孤貧,為縣吏,後舉孝廉,明帝時,討平張昌,陳敏,杜文,蘇峻之亂,官至太尉,封長沙郡公,拜大將軍」。
(廖)
笑傲湖山歸田有錄。
咏歌蕩逸大雅之遺。
註:廖剛,宣和進士,為御史,因蔡京當國而歸田,旋又被召,歴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秦檜深恚之亦莫奈。
註:廖有方,唐交州人。為篤行君子,深受柳宗元推重,曾作序以贈,譽其剛健沉著孝悌信讓,載人口碑,大雅士也。
(吳)
三讓兩家天下。
一劍萬世千秋。
註:<史記>云:「吳太伯少弟季歴,生文王昌,有盛德,太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傳國於季歴,以太王病,託採藥於吳越不返,太王薨而季歴立,一讓也。季歴崩而文王立,二讓也。文王崩而武王立,遂有天下,三讓也」。
註:吳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繫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巳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
(林)
梅鶴家風。
湖山居士。
註:林逋,宋錢塘人,恬淡好古不求名利,隱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履城市。工書畫,善為詩,不聚無子,植梅蓄鶴以自伴,時因謂為梅妻鶴子,卒鎰靖和先生。今西湖孤山,有林墓及鶴塚在焉。
(郭)
汾陽令公富貴亦壽考。
東漢林宗道德能文章。
註:郭子儀,唐華州人。玄宗時任朔方節度使,肅宗時平安史之亂,封汾陽王,世稱:「郭汾陽」。代宗時,回紇數十萬騎圍河中,子儀將十餘人親往虜營勸之,其兵自退。德宗時,任太尉中書令,世又以:「郭令公」稱之。有七子八婿,多論婚皇族,貴顯朝廷世以為榮,享壽八十五,卒謚忠武。
註:郭泰,東漢界休人,家貧早孤,博通典籍,善言談,美音制,然絕意仕途。范榜謂其:「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從學子弟千餘人,及卒,蔡伯喈為撰碑文」。
留言列表